媒材的性格擴張
展覽介紹
英國重要文化研究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其著作《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1983)裡指稱「media」一詞最早源於古老祭典中人神之間的訊息仲介者。若衍伸至藝術範疇,媒材(medium)則可解釋為創作的中間物,而繪畫歷史行走至今,媒材早已超越作為達到藝術目的的途徑,本身即擁有定義命題與對話的意圖。現成物件與既有材質不斷接受藝術家的質問進而推演出各種可能的詮釋;傳統媒材則是持續突破繪畫的內容與形式,媒材性格的擴張從不止息。
幾年建築師的工作經歷,讓出生比利時的史丹.安克(Stijn Ank)決定轉向能夠經營更多自主權的創作道路,而成為藝術家。他選擇過去熟習的灰泥(plaster)作為媒材,調和液態灰泥與顏料,分層/階段性的倒入事前特製的鑄模夾層,等待灰泥在各種幾何狀鑄模中凝固成型,無法全然控制的創作過程反倒彰顯了灰泥的既有特質。與其作為物件(object)被觀賞,安克更執著定義自己的創為接受討論的主題(subject),作品之前觀者各種距離、角度的凝視,都在不斷接近題目的核心。安克試圖帶出人與空間之關係的討論,崇尚藉由「實/物體(solids)」而成就「虛/空間(voids)」於人的感受。
同樣採用建材作為繪畫媒材的彼得.辛默曼(Peter Zimmermann),延續環氧樹脂(epoxy)與科技軟體的對話,紀錄現實世界的影像,在數位解析後再次落入藝術家純熟溫潤的工藝手法。作品歷經多次詮釋轉換,而不斷堆積的中介轉換過程最終難以與作品本身切割。
羅迪尼.狄克森(Rodney Dickson)以宏觀視野觀看個體生命經歷,不因幼時成長歷程而陷於戰爭之地的自我憐憫,或迷失於民族情結的錯縱胡同。其運用彼此交織的油彩筆觸營造仿若熔岩的肌理,暗示著戰爭留下無可抹滅的痕跡,並試圖透過繪畫尋求一種救贖式的共鳴。
當然,媒材性格的擴張從不只限於抽象繪畫。展覽另同時帶來英國藝術家瑪雅.海薇(Maya Hewitt)、德國藝術家馬歇爾.艾何納(Marcel Eichner)及六位深受菲律賓當地藏家矚目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海薇擅於疊合想像與片段記憶,拼貼各種文化符碼進而年和趨於魔幻的超現實場景;艾何納扭曲而怪異的繪畫風格,使人疑惑其破碎散亂畫面之時也深受吸引;菲律賓新秀則展現東南亞繪畫特有的生機與張力,帶來依循個別藝術家而生的人文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