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迪絲.阿德丹斯多堤個展:別的聲音,別的房間
展覽介紹
假使美國文學家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透過半傳記式小說《Other Voices, Other Rooms》尋找一個想像人物存在的痕跡,那麼索迪絲即是藉由繪畫映出人類情感的真實面容。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柯波帝創造了一個來自美國南方的小男孩-喬爾.哈里森.諾克斯,藉由男孩尋找父親的過程,實現自我認同的欲望。書中聲音是和世界溝通的媒介;房間則是隔絕外部的屏障,內與外之間柯波帝寫來文字,索迪絲抹出繪畫。選擇「Other Voices, Other Rooms」作為展覽命題,是索迪絲歷久醞釀的想法,兩者關係或許能從索迪絲與柯波帝的創作世界中略窺一二。
柯波帝字裡行間中的人物角色各個特立獨行、脾氣古怪,時而能言善道的同性戀堂舅、時而喜怒無常的繼母、時而性格陽剛的雙胞胎妹妹…,這對當時標榜自由國度的美洲大陸來說,即使鮮見,也能藉著色彩鮮明的角色,反映最為真實的群眾樣貌。不約而同,索迪絲繪畫裡人物與動物圖像的說話敘事能力同樣極為強烈,銳利刺探性十足的眼神、細瘦如柴的四肢、詭譎怪誕的氛圍,不自覺地向觀者投以無法拒絕的目光。
對比同樣來自北歐或冰島的藝術家,索迪絲雖然沒有續以層嶺疊巒的山脈群峰、水光瀲灩的河川銀翼作為繪畫主體,卻延續了冷冽而節制的用色與線條構圖,那些顏色彷若流動沙石間的泠泠水流、高緯度山林裡的翩翩杉葉、暗夜靜謐的天際幽光,自適地存在於畫布裡的宇宙。評論習慣將此歸因北歐諸國壯麗山河的景致,為藝術家們披上一層與生俱來的雪色薄紗。然而,如同柯波帝小說經常提及的愛與孤獨-那些終究使人戰慄的俗事,索迪絲於北歐繪畫基調上所建立的,是更為寫實的人類自畫像。
我們很難不被索迪絲筆下各種生物吸引,他們大多來自藝術家的日常生活-螢光幕前的明星、角落裡的寵物貓、街上偶遇的男女老少…,一貫性地眼神與軀體傳達著某種難以言喻的企圖。閱讀書報、經典文學常能觸發索迪絲的創作靈感,經由私密意識轉換、拼湊,說出一個或許發生的故事,也正是那些在文字裡呼吸的人物角色,使得索迪絲的繪畫散發濃厚的敘事味道,如同一顆生態紀錄的鏡頭,留下陌生又熟悉的殘酷畫面。
同樣不可忽視的,是索迪絲繪畫裡如同壁紙圖樣般重複的背景,多以單色、單圖樣佔據大部分空間。背景經常是建立整件作品空間感的關鍵,然而索迪絲不特別為主體定位座標,創造彷若無限延伸的圖樣-無垠的星際、無邊的沙地,想像終將填滿圖畫與觀者間的縫隙。這讓索迪絲的繪畫即便易於聯想到超扁平或動畫風格,也能朝著觀者雙眼拉出其他向度,開啟多維空間裡的無止盡對話。
過去曾有書評認為,《Other Voices, Other Rooms》裡南方男孩喬爾前往莊園找尋父親的旅程,可以說是男孩走進自己潛意識的過程。而「Other Voices, Other Rooms」作為索迪絲此檔展覽的命題,無所畏地展露人們避而談之的慾望、想像、感知與激情,舒張積埋已久的心理毛孔,或許正是巧妙地將繪畫置放於連通世界與內心的假想空間中,成為內外相互映象的真實之鏡。
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