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辛莫曼:「油畫」
展覽介紹
「假如我活在百年以前,可能會畫些鄉間風景,但處於我們現在的這個時代,關於你所認知的世界,都是從電視或電腦螢幕上得知的。」 —— 彼得.辛莫曼
十多年前,當「後網路藝術」一詞尚未出現完整定義時,辛莫曼已開始運用新技術編輯圖像,確立其抽象繪畫的結構組成。在數位科技作為資訊傳播媒介的情境下,人類對於來自各種螢幕所提供的資訊,恐怕很難逃離認知失真的命運,而這也是辛莫曼期望藉由作品去探討的。創作過程中,辛莫曼雖然不斷嘗試新媒體工具,卻非單純實踐新媒體藝術,而是將新媒體作為重塑繪畫的中介,發現另種別於傳統的新途徑。因此,辛莫曼創作的藝術方法論在後數位化繪畫美學裡,有著極為複雜的角色。作為一個具備科技前瞻性的藝術家,辛莫曼更持續不斷探究繪畫的實在定義,試圖闡明廿一世紀數位時代下的視覺邏輯。
綜觀現代與當代藝術史,傳統對於繪畫的理解已經有所轉換,變得更與創作過程、現場感知相關。在這次展覽中,辛莫曼從根本改變空間,以環氧樹脂製成地板尺幅的抽象繪畫,使得這面地板不單是件作品,更是人人都能穿梭行走的空間裝置。除了觀看與欣賞作品外,他也期望每位觀者都能成為作品的一部份,或站、或坐、或走都是觀眾與作品的對話。另一核心焦點則是辛莫曼兩種創作方式的抗衡與對話,一是巨大的地板作品,一是群集展演於牆面的油畫系列。油畫系列採用不同的技術與媒材,但與先前創作有著相似的概念與製作過程。暫且不論兩者使用媒材的差異(油彩/環氧樹脂),油畫上的抽象圖形讓人難以察覺其創作過程曾有科技的介入,但兩者皆是辛莫曼利用圖像軟體操作、把玩個人/匿名者圖片製成,這些原始資料可能來自網路,或是掃描/印刷的文件檔案。而在接近創作過程尾聲時,這些圖像成為全新的流動線條與形狀,轉換過程是極為魔幻與神奇的。即便利用軟體為原始圖片添加效果不難,但究竟應該選擇哪些圖片作為原始素材、應該將圖片「抽象」到哪一程度,就全賴藝術家的謹慎與經驗。藝術家與數位科技間煞費苦心的對話,也使得製作過程能和作品的文本與論述產生直接連結。
藝術家